中文|EN
销售热线:024-25367122
13889847007
  • 首页
  • 走进紫微
    • 公司介绍
    • 资质荣誉
    • 企业文化
    • 发展历程
    • 展会信息
    • 资料下载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 行业资讯
  • 产品中心I
    • 热管理|液冷流体测试台 热管理|液冷流体测试台
      汽车液冷板|液冷管路 液冷充电枪|充电桩|换电冷却接口 汽车线束 SAE J2044快插接头 水泵丨水阀热管理组件丨储能系统 液冷服务器|服务器液冷板|液冷管路组件 冷却水板/电机控制器 氢循环泵|加氢枪|加氢口|加氢机 PTC加热器 空调压缩机 燃料电池 氢能车无缝钢管 更多...
    • 管路流体测试台 管路流体测试台
      5861液压快换接头 制动管丨制动器丨制动泵 空调管丨CO2空调管 压力表丨传感器 冷却水管 涡轮增压管丨气歧管 定制丨测试台 高压胶管丨钢管 燃油软管 更多...
    • 液冷服务器测试台 液冷服务器测试台
      液冷机柜测试台 单相液冷冷板测试台 液冷服务器测试台 更多...
    • 换热器测试台 换热器测试台
      冷凝器丨蒸发器 中冷器 机油冷却器 散热器 更多...
    • 过滤器测试台 过滤器测试台
      1623|1755滤清器 CB/T4508船舶过滤器 燃料电池用空气滤清器 5825HK过滤器 HT过滤器 车用机油滤清器 车用燃油滤清器 变速箱过滤器 发动机水滤清器 压力损失空滤器管件 空气滤|流量传感器 矿用过滤器|油田水处理过滤器 空调|空气过滤器 燃气过滤器 更多...
    • 伺服试验系统 伺服试验系统
      汽车伺服加载试验台 动静疲劳试验机 非标试验机 常规系列伺服泵站 更多...
    • 空间测试台 空间测试台
      HK测试台 HT测试台 BQ测试台 3579卡箍 2837A聚四氟软管 3230导管|接头 7648空气导管连接快卸卡箍 低空飞行测试台 QJ 3134聚氟软管 6133导管 飞机软管 作动筒 7829铝合金导管柔性连接卡箍 棉线|钢丝管 更多...
    • 深海船舶|核测试台 深海船舶|核测试台
      海洋|船舶 中国|核能 石油|石化 更多...
    • 储能|氢能部件测试台 储能|氢能部件测试台
      气瓶|氢气瓶 材料 液冷板 更多...
  • 产品中心II
    • 阀门测试台 阀门测试台
      更多...
    • 轨道交通试验仪器 轨道交通试验仪器
      高压油管/制动管 整车 铁路座椅 动车组门 声屏障 水冷板/散热器 更多...
    • 医疗流体测试技术 医疗流体测试技术
      空气弹簧 更多...
    • 消防/滴灌/容器试验仪器 消防/滴灌/容器试验仪器
      包装容器 阀门/燃气软管 消防水带 灭火器 消火栓 应急灯 消防喷头 滴灌带 更多...
    • 燃烧测试技术 燃烧测试技术
      航空航天类 船舶材料 更多...
    • 氢能试验仪器 氢能试验仪器
      氢气增压系统 更多...
    • 医疗器械丨防护丨包装试验仪器 医疗器械丨防护丨包装试验仪器
      防护用品 生物医学 包装 医疗器械 呼吸器│防毒面具 化学防护服 更多...
  • 合作案例
    • 航空航天|案例 航空航天|案例
      航天|火箭发动机零部件 液压试验器 航空管路|卡箍 更多...
    • 船舶重工|案例 船舶重工|案例
      压力模拟试验系统 更多...
    • 过滤器|案例 过滤器|案例
      空气滤清器 机|柴油滤清器 更多...
    • 呼吸防护|案例 呼吸防护|案例
      呼吸防护 安全帽 口罩 护目镜 更多...
    • GB16897|案例 GB16897|案例
      制动软管 更多...
    • 汽车部件|案例 汽车部件|案例
      冷却系统 涡轮增压系统 制动系统 钢丝编织管 空调系统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零部件 更多...
    • 轨道交通|案例 轨道交通|案例
      滤清器 更多...
    • 消防器材|案例 消防器材|案例
      消防水带 更多...
    • 其他领域|案例 其他领域|案例
      液冷组件 大型仪器 大客户 联合试验室 产线检测 伺服液压系统 更多...
  • 合作品牌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 联系方式
    • 客户留言
热管理|液冷流体测试台 管路流体测试台 液冷服务器测试台 换热器测试台 过滤器测试台 伺服试验系统 空间测试台 深海船舶|核测试台 储能|氢能部件测试台
-- 产品中心 -- 氢循环泵|加氢枪|加氢口|加氢机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加氢口性能测试设备

所属分类: 氢循环泵|加氢枪|加氢口|加氢机

< >
返回上一页
详情介绍

1、加氢口的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时,在加氢口出口端通以泄漏检测气体,分别在0.5MPa和1.25倍公称工作压力两种压力状态下进行试验。首先用检漏液检查,如果1min之内无气泡产生则为合格。如果产生气泡,继续采用检漏仪或其他方式进行测量,其等效氢气泄漏率不应超过0.02L/h(标准状态下)。

 

2、加氢口耐振性试验

加氢口按规定的方法进行耐振性试验后,所有连接件不应松动,其气密性应符合1的要求。

 

3、加氢口耐温性试验

加氢口的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从加氢口的出口端充入公称工作压力的泄漏检测气体,将其放入高低温试验箱内,温度从室温逐渐升至85℃士2℃,保温8h,浸入85℃液体槽中1min,记录是否有气泡产生;然后取出,温度恢复到室温保持0.5h,降温至-40℃士2℃保温8h,浸入85℃液体槽中1min,记录是否有气泡产生。按规以上规定的方法进行耐温性试验后其气密性应符合1的要求。

 

4、加氢口耐久性试验

加氢口的出口端密闭,入口端接通高压气源,试验压力从0 MPa升至1.25倍公称工作压力,使单向阀处于开启状态。然后,入口端泄压为0MPa,使单向阀承受1.25倍公称工作压力并处于关闭状态,保持时问不少于2s;再将出口端泄压为0-0.5 MPa,使单向阀作周期性开启、闭合。单向阎开启,关闭一次为一个循环,单向阀开启、闭合频率不高于15次/分钟。耐久试验总循环次数为15000次。按以上规定的方法再进行耐久性试验,试验后不应出现异常磨损,且应符合1气密性的要求。

 

5、加氢口耐氧老化性试验

将加氢口内与氢气接触的非金属密封件放入试验工装,在温度为70℃±2℃、压力为2MPa的氧气中放置96h,测量及观察其有无变形、变质、斑点及裂纹等现象。

 

6、加氢口耐臭氧老化试验

将加氢口内与氢气接触的非金属密封件放入试验工装,在温度为40℃±2℃、臭氧体积分数为5×10-7的空气中放置120h,测量及观察其有无变形、变质、斑点及裂纹等现象。

 

7、加氢口相容性试验

加氢口与氢气接触的非金属零件应在公称工作压力和常温下的氢气中浸泡168 h后,从泄压开始,在5min内,根据GB/T1690-2010中7.2和7.3先后测量其体积膨胀率(≯25%)、体积缩小率(≯1%)、质量变化率(≯10%)。

 

 

8、加氢口液静压强度试验

将加氢口的出口端密封,并通以加氢口工作压力3倍的水压,持续时间不少于1min,判断工件是否出现任何裂纹、永久变形。

 

9、加氢口耐盐雾腐蚀试验

盐雾箱内的温度应保持在33℃-36℃之间,加氢口水平支撑,并暴露于由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和95%的蒸馏水组成,符合GB/T 10125的盐雾中。在进行500h试验后,应检查受保护盖保护的区域,然后冲洗并清除加氢口的盐分沉积物。

 

10、加氢口耐温度循环试验

将加氢口连接在高低温试验箱内的工装上,向加氢口出口通入公称压力的试验气体,温度在0.5h内从15℃上升到85℃,并在该温度下保持2h,然后在1h内从85℃下降至-40℃,并在该温度下保持2h,然后在0.5h内恢复到15℃,以此为一个循环,重复100次。试验过程中压力变送器监测到工件内压力低于测试压力70%时,可自动停止测试。

 

11、加氢口兼容性试验

增压系统将氢气增压至加氢枪公称工作压力的1.25倍。

将35MPa加氢枪接入气源后,将70MPa压力等级的加氢口和加氢枪连接,打开气源使氢气以不低于35g/s的流量通过加氢口,并维持该流量10s。

关闭气源,停止流量通过加氢口,等待氢气被增压至初始设置压力后开始下一个循环,以此循环10次。

 


  • 走进紫微
  • 新闻中心
  • 产品中心
  • 应用案例
  • 行业应用产品
  • 合作机构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 公司介绍
  • 荣誉资质
  • 企业文化
  • 发展历程
  • 展会信息
  • 公司新闻
  • 行业资讯
  • 热管理|液冷流体测试台
  • 管路流体测试台
  • 液冷服务器测试台
  • 换热器测试台
  • 过滤器测试台
  • 伺服试验系统
  • 空间测试台
  • 深海船舶|核测试台
  • 储能|氢能部件测试台
  • 合作机构
  • 服务品牌
  • 招贤纳士
  • 联系方式 客户留言
产品名称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加氢口性能测试设备
所属分类
氢循环泵|加氢枪|加氢口|加氢机
资料下载
文件下载
详情介绍

1、加氢口的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时,在加氢口出口端通以泄漏检测气体,分别在0.5MPa和1.25倍公称工作压力两种压力状态下进行试验。首先用检漏液检查,如果1min之内无气泡产生则为合格。如果产生气泡,继续采用检漏仪或其他方式进行测量,其等效氢气泄漏率不应超过0.02L/h(标准状态下)。

 

2、加氢口耐振性试验

加氢口按规定的方法进行耐振性试验后,所有连接件不应松动,其气密性应符合1的要求。

 

3、加氢口耐温性试验

加氢口的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从加氢口的出口端充入公称工作压力的泄漏检测气体,将其放入高低温试验箱内,温度从室温逐渐升至85℃士2℃,保温8h,浸入85℃液体槽中1min,记录是否有气泡产生;然后取出,温度恢复到室温保持0.5h,降温至-40℃士2℃保温8h,浸入85℃液体槽中1min,记录是否有气泡产生。按规以上规定的方法进行耐温性试验后其气密性应符合1的要求。

 

4、加氢口耐久性试验

加氢口的出口端密闭,入口端接通高压气源,试验压力从0 MPa升至1.25倍公称工作压力,使单向阀处于开启状态。然后,入口端泄压为0MPa,使单向阀承受1.25倍公称工作压力并处于关闭状态,保持时问不少于2s;再将出口端泄压为0-0.5 MPa,使单向阀作周期性开启、闭合。单向阎开启,关闭一次为一个循环,单向阀开启、闭合频率不高于15次/分钟。耐久试验总循环次数为15000次。按以上规定的方法再进行耐久性试验,试验后不应出现异常磨损,且应符合1气密性的要求。

 

5、加氢口耐氧老化性试验

将加氢口内与氢气接触的非金属密封件放入试验工装,在温度为70℃±2℃、压力为2MPa的氧气中放置96h,测量及观察其有无变形、变质、斑点及裂纹等现象。

 

6、加氢口耐臭氧老化试验

将加氢口内与氢气接触的非金属密封件放入试验工装,在温度为40℃±2℃、臭氧体积分数为5×10-7的空气中放置120h,测量及观察其有无变形、变质、斑点及裂纹等现象。

 

7、加氢口相容性试验

加氢口与氢气接触的非金属零件应在公称工作压力和常温下的氢气中浸泡168 h后,从泄压开始,在5min内,根据GB/T1690-2010中7.2和7.3先后测量其体积膨胀率(≯25%)、体积缩小率(≯1%)、质量变化率(≯10%)。

 

 

8、加氢口液静压强度试验

将加氢口的出口端密封,并通以加氢口工作压力3倍的水压,持续时间不少于1min,判断工件是否出现任何裂纹、永久变形。

 

9、加氢口耐盐雾腐蚀试验

盐雾箱内的温度应保持在33℃-36℃之间,加氢口水平支撑,并暴露于由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和95%的蒸馏水组成,符合GB/T 10125的盐雾中。在进行500h试验后,应检查受保护盖保护的区域,然后冲洗并清除加氢口的盐分沉积物。

 

10、加氢口耐温度循环试验

将加氢口连接在高低温试验箱内的工装上,向加氢口出口通入公称压力的试验气体,温度在0.5h内从15℃上升到85℃,并在该温度下保持2h,然后在1h内从85℃下降至-40℃,并在该温度下保持2h,然后在0.5h内恢复到15℃,以此为一个循环,重复100次。试验过程中压力变送器监测到工件内压力低于测试压力70%时,可自动停止测试。

 

11、加氢口兼容性试验

增压系统将氢气增压至加氢枪公称工作压力的1.25倍。

将35MPa加氢枪接入气源后,将70MPa压力等级的加氢口和加氢枪连接,打开气源使氢气以不低于35g/s的流量通过加氢口,并维持该流量10s。

关闭气源,停止流量通过加氢口,等待氢气被增压至初始设置压力后开始下一个循环,以此循环10次。

 


产品视频

先生女士
提交留言关闭
走进紫微
公司介绍
资料下载
产品中心
热管理|液冷流体测试台
管路流体测试台
液冷服务器测试台
换热器测试台
过滤器测试台
伺服试验系统
空间测试台
深海船舶|核测试台
储能|氢能部件测试台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行业资讯
友情链接
爱采购平台
搜狐网平台

全国服务电话

024-25367122

13889847007

微信号:syzwh_2007
沈阳紫微恒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辽ICP备05004390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销售电话
024-25367122
服务QQ
8613315
微信咨询
电子邮箱
syzwxsb@syzwh.com
资料下载
资料下载
返回顶部